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實踐(587)| <湖南(懷化)>溆浦:“三線一單”護航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實踐(587)| <湖南(懷化)>溆浦:“三線一單”護航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
sthjb_pgzx
發布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最新工作動態,展示最新研究成果,開展環保技術支持解讀。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懷化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強化空間、總量、環境準入管理。2019年5月,懷化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編制了全市《懷化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管控基本要求暨環境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根據“三線一單”成果,溆浦縣共劃定環境管控單元25個,其中重點管控單元6個,優先保護單元11個,一般管控單元8個。其中重點管控單元的經濟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化纖、建材和農副產品;優先保護單元經濟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農業、養殖業和第三產業;一般管控單元經濟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石材采選業等。3年來,溆浦分局在實際的工作中積極應用“三線一單”成果,助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編制中,強化“三線一單”環境管控單元成果運用,正確處理好國土空間規劃與其他規劃之間、開發與保護之間、當前與長遠之間的關系。對已劃定生態紅線保護范圍實行優先保護,分要素進行治理,以污染減排、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問題導向,合理配置自然資源和生態要素,劃分修復治理空間,以保護保育、自然恢復、人工治理為手段,分類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
精準管控 服務五好園區建設
堅持把“三線一單”管控要求作為溆浦產業開發區編制規劃環評的重要依據,要求產業園區的發展必須滿足區域環境質量這一原則,以此督促、指導新建企業必須采取清潔生產工藝和高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通過源頭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結合的措施,確保園區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并滿足總量控制要求。目前,園區共有入駐企業6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從業人員約6500人。2022年全年園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64.5億元,招商引資總額達到18.5億元,實現稅收2.8億元。引入園區的企業均符合園區功能定位,經濟產業布局與管控單元相符。為創建“五好”園區、實現園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利用成果 推進“放管服”改革
依托“三線一單”信息化應用和動態管理,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環評審批、排污許可證申辦工作效率。依托“三線一單”環境準入清單,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對環境影響輕微的項目,不需要編制環評報告的項目進行豁免,不進行環評審批。結合“三線一單”成果,嚴格按照《行政處罰法》《溆浦縣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試行)規定,對符合免罰、輕罰條件的,一律予以免罰、輕罰。
服務經濟 引領硅砂產業做大做強
為提高資源利用上線,守住環境質量底線,結合該縣資源特色,湖南鴻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在發展硅砂產業上做大做強。該公司投資精制砂、硅砂提純、裝配式建筑結構件、屋頂光伏發電、現代物流等五大項目,分別在溆浦產業開發區紅花園工業園和深子湖鎮落地。其中年產 400 萬噸硅砂提純(酸洗)建設項目已經在紅花園工業集中區開工建設,總投資 8.85 億元,該項目在污染防治方面共投入資金955萬元,占項目總投資11.9%,各產污環節均嚴格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其他項目也在積極籌建中,預計全部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 40 億元,年稅收 2 億元以上,新增就業崗位 1000 個以上。為提高資源利用率其配套建設的硅砂尾砂綜合利用項目目前也已經啟動。
能耗雙控 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省市領導檢查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確保該縣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完成,推動縣域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加快推進“三線一單”成果在“兩高”行業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重大項目選址中的應用,對應出臺了《溆浦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底線清單》,明確了環境政策底線、環境質量底線和環境風險隱患問題清單,截止目前,我縣未審批一家涉“兩高”項目。
強化效能 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三線一單”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系統化研究,管控要求覆蓋全域,對于該縣環境管理長期以來面臨著“碎片化"管理、系統性不足,管理手段缺乏、空間管控不足,管理方式粗放、精細化不足等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特別是“三線一單"基于管控單元制定負面準入清單,各項要求措施均已分類明確,打破了空間管控不足的難題,有效提升了環境管理的系統化、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