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問答】固定污染源非甲烷總烴在線設備故障維護期間,手工監測頻次的要求是什么?(網友補充分享內容)
【環境監測問答】固定污染源非甲烷總烴在線設備故障維護期間,手工監測頻次的要求是什么?(網友補充分享內容)
emtcs2018
環境監測現場采樣技術經驗交流分享,方法驗證報告,環境監測人員考核試題等。
感謝網 友崗新 kwwg 補充分享。
轉載請注明來自“環境監測技術交流”微信公眾號。如有問題請進入“環境監測技術交流”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 。
本篇是對昨天文章的補充。
問題:
固定污染源非甲烷總烴在線設備故障維護期間,手工監測頻次的要求是什么?
回答:
建議先咨詢相關主管部門意見。各地規定可能有所不同,如地方有制定相關管理規定的,執行其規定。
根據生態環境部《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以下監測“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的要求,維修期間以手工監測數據報送,每天不少于 4 次,時間間隔不大于 6 小時。具體要求如下:
另外,根據網友崗新 kwwg 補充以下3點內容:
1、首先非甲烷總烴屬于固定污染源,除限值和技術指標外全部要符合 HJ 75 的要求。 HJ 75 實施后,引用 HJ/T 75 的都需要進行變更或使用中用新標準代替。故上海、江蘇、安徽、湖北等省市下發了最新版的管理辦法,河南省直接把地標改了。
2、生態環境部《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屬于唯一一個沒有直接作廢和需要進行變更的規章。其他涉固定污染源在線的規章都作廢或變更成標準了。
3、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里全部引用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故沒有出臺地方管理辦法的地區,且排污許可證里自行監測頻次已注明故障期間手工監測每天不少于4次的,應該按排污許可證和現有《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執行一天 4 次。
根據以上補充內容,我也查閱了上海市的相關地方管理辦法,里面的相關規定, 與《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中的相關規定一致,變更為: 停運期間,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采用手工監測等方式,對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測,并報送監測數據。
在《上海市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聯網、運維和管理有關規定》中還有更為具體的規定,具體如下: